My thoughts about “男人的愛情研究室: 談一場不追不求的戀愛”
Reading while serving in the military

本書是最近在信義誠品逛書局的時候無聊拿下來看一下的書籍,但看著看著就認為書裡所描述的事情很有道理,便馬上買來花個2~3天看完。
感情中的四個人格
作者列出以下:
- 討好者
- 誘惑者
- 競價者
- 超越者
討好者
討好者大多出現在愛情經驗較為缺乏的人群身上,他們期望透過自己認為對於他人有益的行為來尋求對方關注。
這種行為起因於對於自身心理自卑或是不安全感作祟。
而當被討好者不拒絕時,討好者起初會有以為自己是被愛的錯覺。
但當某些情況發生時,討好者才會知道自己是一廂情願,包括:
- 希望對方有等同回報
- 建立關係時失敗
誘惑者
誘惑者有很多來自於討好者,他們發現自己討好失敗後,反其道而行,期望試圖透過經營自己生活的亮麗性吸引其他人。
但當關係建立後,誘惑者必須繼續維持那不真實的自己。
不然關係有可能會因為逐漸被對方發現自己並非對方所想的那樣而不能繼續維持關係。
誘惑者本身也是心態匱乏的人群,就只不過是透過包裝不真實自己來吸引別人。
競價者
競價者會依照對方條件打分數,從而判斷應該如何跟對方互動。
這個角色有可能會轉變成討好,抑或是誘惑。
但當關係發生變化時,競價者很有可能會因此而跟對方爭吵,導致關係破裂。
超越者
超越者並非是表面上優於其他三種角色的存在,它最值得注意的點在於心理開闊的心態。
超越者不會因為試圖建立某些關係而特別去偽裝自己。
它透過展現真實的自己去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關係,並且對於別人的態度表示尊重以及包容。
書裏頭分別有四張圖來表示這些角色不同的地方,這就待讀者自己去探索。
降低得失心
你/妳都怎麼在愛情裡降低得失心呢?
想必每個人在愛情裡頭都會去在乎對方,而對方的一舉一動很常會造成自己有得失心的狀態出現。
- 多線經營
- 轉移注意力
想必如果有在使用網路交友的人都會聽過這兩種方法來降低得失心。
但作者指出這兩種方法固然能在短時間能降低得失心,但治標不治本。
兩者都還是擁有內心匱乏情況。
作者指出,我們必須培養成既無得也就無失的心境。
自己既然全心全意地付出,就必不害怕自對不起對方,對方有無回應就僅是對方的課題。
培育好感森林
透過與生活周遭的人事物創造連結,僅透過微笑示好就可達成。
創造連結也包括引起共鳴,通常是雙方都可以聊的話題。
話題本身並非有特定目的性,並非是為了取悅對方,抑或是向對方炫耀。
每種角色所創造的森林不同:
- 討好者:吸引到想利用的人
- 誘惑者:吸引到只喜歡表象自己的人
- 超越者:吸引到真正欣賞自己的人
釋放意圖
這段落總結來說就是一句。
釋放意圖僅提出邀請,並非推進關係的手段。
好的邀約是
- 對方是可以拒絕,拒絕時也不會令對方感覺不適
- 有合理理由見面
- 並非要逼迫對方答應
另外作者也認為欲情故縱是非常不好的手段,這方法僅代表自己內心的不足跟匱乏感。
最後作者建議讀者專注在自己的生活,並在交流時注意雙方的節奏。
如果對方有意認識自己,那自然而然就會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