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thoughts about “Rich Dad Poor Dad”
Reading while serving in the military

富爸爸‧窮爸爸是一本蠻知名的理財書籍。
書裡的內容主要是分享他從「富爸爸」學到的財務知識,對比「窮爸爸」的傳統思維,進而改變自己的金錢觀。
以下整理幾個書裏頭的知識點:
- 現金流
- 財商構成
- 克服困難
- 三大管理技能
現金流
書中強調「現金流」的重要性,認為財富的核心在於如何有效地管理收入與支出,而非單純地賺取高薪。
- 窮人和中產階級往往將收入用於支付開支與負債,例如房貸、車貸與信用卡帳單。
- 富人則專注於建立資產,讓資產創造被動收入,使現金流持續增加。
- 目標是讓投資帶來的被動收入超過生活開銷,實現財務自由。
裏頭有句蠻有趣的話來辨識甚麼是資產,哪些是負債。
錢能進口袋的就是資產,負債則會支出。
財商構成
作者提出「財商」(Financial Intelligence)是累積財富的關鍵,並由四個主要方面組成:
- 會計:了解財務報表,如資產負債表與現金流量表,以便更好地掌控財務狀況。
- 投資:學習如何辨識並投資優質資產,如房地產、股票、企業或其他有價值的投資工具。
- 了解市場:掌握市場趨勢,認識經濟變化與投資機會,避免盲目跟風。
- 法律:善用法律規範,如稅務規劃、企業結構等,最大化財務優勢。
克服困難
在理財過程中,人常因心理因素而無法成功累積財富,主要包括以下五點:
- 恐懼心理:害怕失敗或損失金錢,導致錯失投資機會。
- 憤世嫉俗:對財務自由抱持懷疑態度,認為投資是風險過高的行為。
- 懶惰:缺乏學習與行動的動力,導致財務狀況停滯不前。
- 不良習慣:未養成記帳、存錢或投資的習慣,長期下來影響財務健康。
- 自負:過度自信而忽略學習新知,可能導致財務決策錯誤。
三大管理技能
除了財商提升,書也寫到三項關鍵管理技能,有助於建立並維持財務自由:
- 現金流量管理:懂得規劃收入與支出,確保資金運用得當。
- 人事管理:與專業人士(如會計師、律師、投資顧問)合作,讓財務規劃更有效率。
- 個人時間管理:善用時間學習財務知識與投資,避免浪費時間在低價值的活動上。
但作者在書中批評傳統教育體系,認為它過度專注於學術成就,卻忽略了財務教育的重要性。學校教授的知識主要集中在專業技能,而非如何管理財務或創造財富。許多人即使擁有高學歷,仍然缺乏財務知識,導致他們在財務管理上面臨困難。
然而,傳統教育仍然具有其必要性。
畢竟,政府在有限的資源內,需要透過教育體系來讓每個人發揮其最大價值,並確保社會整體的穩定發展。
傳統教育提供基本的識字能力、邏輯思維與專業知識,這些都是社會運作不可或缺的要素。
問題在於,如何在既有的教育制度下,補充財務教育,使個人能夠更好地應對現代社會的財務挑戰。
以下推薦一個最近聽的Podacast,裏頭有討論到關於如何找到自己人生熱情以及教育體制的探討:
透過提升財商、克服心理障礙、掌握管理技能,誰都能朝財務自由邁進。最重要的是,理財並非只關乎金錢,而是如何讓金錢為自己工作,實現更自由的人生。